广大人民创造的文化

今天看了Yochai Benkler在TED的演讲“Open-source economics”,里面他提到2004年中期IBM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刚刚超过了日本产的DEC”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但与此同时,另外”一台”超级计算机也在运行着—-“SETI@Home”,由全球450万个人电脑用户通过互联网贡献他们的空闲运算力而组成的超级计算机。而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超出了IBM蓝色基因的三分之二之多。这有点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故事,但有些许的不同。人们没有像我们过去那样,贡献自己所有的精力,而只是把自己零碎的运算能力贡献出来,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就完成了更大的计算。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宇航局得到了火星表面的照片,要绘制火星的地图。当时他们没有雇佣几个博士生来做这项工作,而是把照片放到网上,网民可以通过他们的工具,花几分钟在线点几下鼠标而完成一小部分的工作。过了6个月,有8万5千名志愿者参加了这项工作,而更高效率的完成了全部工作。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文泉驿计划”。计划通过网友的在线工作,来完成可以合法自由使用的中文字体。这样一来,网友通过在线软件,在浏览器里完成一个个的字型设定,很快就完成了可以使用的多种中文字体库。

另一个例子是Wikipedia。通过网友的贡献来完成百科全书,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今天想的问题与Wikipedia有很大的关系。Jimmy Wales在TED也发表过演讲,他讲述了Wikipedia的组织与日常工作,其中就提到了页面保护的问题:如果有人进行恶意破坏,有人可以回复页面。而当时我想的就是”囚徒困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之前写过文章来讨论过[1][2]。在那里的结论是:总有人会破坏规则。这在Wikipedia里也有体现。但在我讲的情况里,结局是悲观的:人们最终都选择破坏规则来获得利益,因为总有人破坏规则,他们这时再坚持规则,利益就会被破坏。而Wikipedia的结局是乐观的:少数破坏者并不会带来影响。

要细究两者间的不同,大概在于囚徒困境中,人们破坏规则,会获得比较明确的利益;而在Wikipedia搞破坏,获得的“利益”大概仅有一时的快感吧。

Benkler提到人们希望的稳定的高容量存储,他给我们的答案是P2P。目前人们听到P2P就想到盗版,但确实,P2P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种愿望。文件存储在每个人的硬盘里,下载的同时也上传,只要网络不断,就能保证稳定性。而且当一个文件分布在越来越多的硬盘中时,下载速度与稳定性都有显著的提升。Skype是另一个著名的P2P应用。通过用户建立一个P2P网络来传递语音包,做成高质量的网络电话。

在过去没有Google的时候,Yahoo是最流行的搜索引擎,他们人为的收录网页列表。这样一来,网络就相当于掌握在了一个公司的手中。那时人们的改善工具是Open Directory。当人们到达一个网页中时,他们可以说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网页。多数网民提交同一个站点后,一个健全的网页列表就出来了。今天的Google做的Page Rank很类似,不过是用机器代替了人们的选择。而今天的Digg,在做着类似Open Directory的事情。

Jimmy Wales演讲中讲到他们有比Wikipedia更大的计划,就是通过Wiki来编撰人类的教科书。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象看将来全地球的小孩用同一本教科书会是什么情况。

以上的种种,都是由广大人民创造文化的例子。我起初通过”囚徒困境”怀疑过例子的可行性,但这些例子确实是不容置疑。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理由外,网络的开放属性也是其中的关键。人类的进步需要开放的环境,而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根本不开放。这无疑压制了这些地区的进步,也最终会导致这些地区的文化落后。

《广大人民创造的文化》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