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What-aboutism

前几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了关于 what-aboutism 的说法,当时主要是讨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事,有人指出网上有些人的论调是 what-aboutism。关于它的定义,可以参考维基百科上的页面

刚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偏赞同,但显然有一些关节我没有想清楚,因此其实也没大有底子。What-aboutism 其实有一部分符合人们的直觉的:A 指出 B 的错误,B 无法反驳,于是反问 A,你怎么不说……呢?有些时候是 B 反问 A 的错误,还有些时候是 B 说起第三方的错误。在目前互联网的语境下,第一种情况是主流,毕竟现实中的 A,在多数中国人看来,是有很多犯错误的历史的。

今天做家务的时候,因为阮一峰的一条推文下面的评论而感到很压抑,正好就想到了之前看到的 what-aboutism 论调,仔细的屡了屡,感到这一条理论,其实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是相悖的,在中文的语境下,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中国人的价值观之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源于《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格物而后知致……”古代对于“唯才是举”还是“唯德是举”之争也比较经典,更多数还是“德”重于“才”。

以这一点价值观来看当前网上的论调,当然可以用 what-aboutism 来反驳。你自己屁股不干净,却要对我的行事指手画脚,我们是不答应的。

话说多一点,经过这几年这些超底线的事情的冲击,我也早已抛弃了小时候的幻想。所谓“丛林法则”,用在国与国之间,其实也是适用的。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