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读

昨晚,我偶然找到了高一时的语文课本。便怀旧的读了起来。

随着我的阅读,当年上课的情形浮上眼前。当年背不上课文时的窘态,现在恐怕再也不会有了。

不知是我当时尚未成熟,还是我现在的心情更加自然,当年读起来颇为苦恼的朱自清的散文与鲁迅的杂文,现在竟然觉得再清晰不过了。比如说当年我学《荷塘月色》的时候,我总感觉它是一片写景抒情的散文,现在我却能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痛苦与无奈。我想当时我的人生阅历尚浅,理解力不足以理解所谓的人生的悲与苦,”教学大纲”要求的背诵也有一定的误导。

这次阅读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和《纪念刘和珍君》这两篇文章。为什么它们让我感受如此之深呢?因为文章中论述的问题,句句切中当今社会的要害!换句话说,鲁迅在七十年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社会问题,我们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拿来主义》中交给我们的”拿来!”,中国人就忘了。远的不说许多中国人因为历史原因就抵制一切日本产品,前几天星央视主持人反对巴克在故宫开店一事,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一个咖啡店,是属于”鱼翅”类的东西,还是属于”乞得’残羹冷炙'”的问题,人们一见不一。总之不管怎么说,一定是有人要做”昏蛋”的。

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解放后,有人问过毛泽东:”如果鲁迅今天仍活在世上,他会怎么样?”毛答曰:”多半会被关进监狱。”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毛泽东就已经认识到鲁迅的一些话,会对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产生影响了。那个激进的年代是这样,在我们这个经历过文革、六四后显得平静如死水的年代里,鲁迅会有两个下场。一种情况是鲁迅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小卒,喜欢在互联网上发发牢骚(报纸上是绝对不会有它的一席之地的)。于是他的博客(姑且认为鲁迅写博)一更新,便如夏天放置了两个月的剩菜一般,肯定会吸引无数”苍蝇”来评论。在这个年代估计不会有人骂狗了,骂的大概是”SB”之类吧。另一种情况是鲁迅还如果去一般是大文豪,那么今天人们根本读不到他的文章,甚至他还不会存在。如果有好事者用Google搜一下,会看到一些诸如”迫害”、”自由”的文字,如果有人”百度一下”,他会什么也得不到。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随便讲的。总之一句话,我们目前还远不是我们知道的那样就是了。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