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繁體字

昨天從新聞上聽到了政府要“調整44個漢字的寫法”,不禁讓我有些吃驚。當時電視的屏幕上還展示了修改的細節,比如茶葉的茶,下面的勾改成了豎。我猛地一看,非常的不習慣!

隨後我想,現在政府想著手整頓漢字,我們是不是應該逐漸的回歸到我們的傳統漢字上了呢?

針對簡化字與傳統漢字的優劣問題,我不知道在過去的人們是怎麼考慮的,但在今天,我覺得在使用上,繁體字沒有太多的不便了。香港、台灣一直在使用繁體字,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嘛。至少在計算機中,輸入簡體字和繁體字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而我一直以為,除了文化上的順利傳承外,讓小學生從繁體字開始來接觸中國漢字,對於智力的開發應該有更大的好處。還有,熟知了繁體字後,認知簡體字應該不難,但反之則需要時間習慣。現在大陸與港台交流加深,漢字上的差異影響了交流,豈不是冤枉。

我覺得理想的狀態是,當我們可以使用繁體字後,再加上我們先進的《漢語拼音方案》,我們的文字系統就大大增強了。至於漢語拼音比台灣所使用的通用拼音的優點,蔡智浩的《通用拼音的迷思》這篇文章裡作了詳細的解說。

後來我有想,調整漢字的決定似乎是由政府下面的教育部等機構下達的,這讓我有了些思考──是不是應該由政府來決定漢字的規范寫法。從傳統上來說,秦始皇統一小篆文字,似乎是一個先例,但那畢竟是專政的封建時期的事。如今我們在“民主”時代,漢字應否由政府來管理呢?漢字作為百姓的自發生成、自發規范的文化,能否順其自然,由市場來決定,由商業的出版機構來統計,自由的出版字典來幫助大家規范呢?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