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维护个人在线维基

今天我尝试重新开始维护我的在线维基

我写个人的在线维基的历史也挺长了。自从我在维基百科上体验了 wiki 之后,一直对维基这个应用很有好感。全人类共同编写的百科全书,一听上去就令人心潮澎湃。看了一下我在维基百科上的编辑记录,我在 2003 年 8 月 8 日开始了第一次编辑,从 2006 年开始比较频繁的编辑。在个人使用方面,我当时没有想到场景。后来跟小伙伴考虑搭建一个网站,整理一些比较有深刻含义的歌词,我想到了维基这个工具,于是使用 MediaWiki 搭建了“歌词诗意”这个网站(现在已经没了)。后来我尝试使用 UseMod Wiki 来维护我的网站首页,再之后到了 2010 年 2 月 7 日我终于使用 MediaWiki 搭建了自己的维基

自己搭建的维基主要的作用是当作一个可以安全保存的笔记本,我的一些网上获取的知识,转换成维基的形式记录下来,对自己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时我独自在加拿大留学,日常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上学上课,一些网上获取的知识,零散的分散在硬盘的上的文件里没有整理,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还有一些个人的记录,也很值得保留。把他们整理到维基上面,即是对知识的有效整理,也确保了他们不会丢失。特别是我当时已经开始玩 VPS,一些配置的指令,我维护到一个维基页面上,这样每次开通新的服务就照着走一遍,确保不会出错。

我过去的博客文章里说过好多次,由于我一直很羡啄木鸟社区的那种维基风格,所以一直想尝试使用 MoinMoin 来搭建维基。MoinMoin 还有个好处是有权限设置,MediaWiki 官方拒绝提供隐私页面的支持,所有页面都是公开的。我想往个人维基上放一些不适宜公开的东西,就会比较安全。于是经过了几次尝试与失败之后,终于在 2012 年 2 月 1 日把个人维基切换到了 MoinMoin。从那之后,我记忆中明显扩大了记录在维基上的东西的范围,除了网上学到的知识以外,我在当地喝的咖啡、点的外卖我都记录在维基上,哪道菜好吃哪道不好吃,都记一记,除了实际的用处外,也算是独自一人留学的日常调剂吧。再之后,我想明白了可以用 301 重定向功能,把我的首页跳转到一个维基页面上,我连首页也用维基来管理了,要上传什么文件也更加方便了。

这一切在我开始玩一些本地的记录工具后就停止了,最近最明显的是 Org Roam,自从我配置成功后,我在里面维护了一些安装配置 Linux 的记录,近期在安装 Linux 之后的一些配置都特别有用。我想过把他们维护到维基上面,总归是太懒,而且在 Emacs 中,他们已经很类似于维基的形式了,就没有找时间把他们放上去。这些记录我通过坚果云同步,因此他们倒是一直没有丢失。还有一处地方是 Obsidian,我有个文件专门来保存这些东西,可惜也还没有建立起体系,想来想去还是维护维基里最安全。

重新维护个人维基还有一个原因,前一阵子我在工作之余写博客,被同事看见,于是我就告诉了她们我的网站,他们也看到了我的博客与维基了。因为我后来为了提高页面效率,切换回了 MediaWiki,有些不方便公开的内容,现在感觉也不是很有必要隐藏了,就没有管,就这样公开吧。结果还被女同事看到我记录 A 片观影体验的的页面,虽然有些羞赧,不过倒也让我回忆起过去维护维基的那些日子。今天,我还回顾了一下我在维基百科上的编辑记录,也是回忆起了不少往事。我过去特别喜欢干的一件事是,打开我的维基的编辑记录,看到那满满的修订记录,总有一种相当充实的感觉。结果今天我打开了我的维基的编辑记录,因为这个维基可能是设定的原因,只能显示近 30 天的记录,所以我看到的竟然是空白一片,不禁让我感到有点震惊。

于是今天,我开始把本地记录的一些东西,慢慢整理到个人维基上面。过去编辑维基百科时学会的语法,现在已经基本忘记。过去有段时间我发现 MediaWiki 加上了可视化编辑的功能,但我从来不用,因为比起编辑源代码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功能。现在很多时候我反而要借助可视化编辑器才能正确的编辑维基记录了,特别是我要编辑的页面有很多需要插入代码的地方,看着文档尝试了几种,硬是没有成功。不过,维护了维基页面后,也的的确确再次体会到了整理知识的安心与满足感。

《恢复维护个人在线维基》有3条评论

    • 您是在我的维基页面上看到的吗?之前我用 MediaWiki 的时候懒得调,后来配置好了 Docker+MoinMoin,就又恢复了之前的隐藏状态了。MoinMoin 通过 acl 进行权限配置到页面,很方便,原本隐藏的页面我都保留了之前的设置,甚至我自己都忘了哪些隐藏过了。:)

      回复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