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剧透

人们对于剧透这件事情的认知有好有坏,不过我在现实环境中总觉得是反感剧透的居多。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就特别讨厌剧透,每次我们围在一起看电影的时候,一旦有人要剧透,他总会厉声制止。网上这种情况更多,我记得有一次看了一集Heroes,可能是那一集剧情特别跌宕起伏,我不禁在Twitter上赞叹了一句情节,结果立即有人回我“不要剧透”。老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剧透这一行为的愤慨,里面他讲的被剧透的事迹悲惨的可以用催人泪下来形容了。在维基百科上,很多关于影视作品的条目,在介绍剧情的片段时,常用技术把剧透的部分给隐藏起来,并提示下面内容可能会降低观赏性质云云,手动点击后才能看到。在美剧论坛里,在有剧透内容的帖子的标题上标明“剧透慎入”已经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了。

我不讨厌看到剧透的内容,但我挺讨厌故意散播剧透的情节的人的。抛开玩笑性质的心理不谈,这些人的这种行为,无非是一种无聊又弱智的“优越感”作祟。我也搞不清楚反感剧透的心理,不过检点自己的语言,不吐露剧透情节,已经算是与人交往的必要尊重了。

不过我最近两年有一种感觉:随着对电影的兴趣逐渐减弱,我越来越依赖剧透了。不知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学业的负担,我觉得我越来越没有心情看电影了。硬盘上存着我下载了很久的《Revolution Road》和《The Reader》,但一直没有看,母亲还两次在通话里给我推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对我来说,电影需要专心致志的投入,把感情融入电影的情节当中去。而现在的我要来这么一次“情感投入”似乎成本有点高,到时候导致我“情感虚脱”就不好了。因此现在我即时有时间,我也更喜欢吃快餐一样的看综艺节目,而不是去看一部哪怕是评价很高的电影。即时综艺节目看腻了,我也更希望“复习”过去看过的电影,而不是再看新的。

我考虑过原因。我觉得看一部新电影对我来说成本有点高,对于未知的电影情节,我需要把情绪调整到与电影合拍,并在电影结束后把情绪抽离。基本上能导致我义无反顾的去做成这件事情的因素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这部电影里有我喜欢的演员吧。比如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近期的对我的说服力不大了),《Deception》里的Hugh Jackman(不过我感觉这片子挺垃圾的),《Batman: The Dark Knight》里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与Aaron Eckhart(他演的地心末日让我印象挺深刻的),《亲密》里的郑伊健与林嘉欣,《疯狂的赛车》里的黄渤、九孔。这些电影我基本上是下载下来马上就看回想一下我在最近一年看的电影,除了有我喜欢的演员的以外,下载下来就看的大概只有《Iron Man》和《Yes Man》了。这两部片子基本上都在我观看前有着铺天盖地的宣传,又属于动作和喜剧,对感情的要求不深。而且在相关的VeryCD上也有相对完整的剧情介绍。

回忆我近一年的看片经历,我在每次看完一部电影前,都会在网上搜索电影的情节。当看到情节中有吸引我的东西时,我就会特别带劲的看一部片子。不过我几乎没有一次找到过完整(哪怕是相对完整)的情节叙述。原因不难猜,“天下文章一大抄”,网上尤其明显。片商公开的剧情梗概不可能把故事完整的说出来,而那些只言片语就被不断转载,而没有人认真的看完电影做总结,即时总结的时候也怕被人骂剧透而常常闪烁其辞。因此我常常只有对着一字不差的片商给的剧情梗概叹气。

我在一、两年前有个想法,我觉得不止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因此有一个专门收集电影剧透故事的“剧透网”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网站采用wiki的形式让每个人都可以添加内容,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库,应该会有相当大的作用。其实IMDB本身就有条件做到这个功能,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因此集成在IMDB可能不太现实。除了利于我们这些人以外,在目前的技术下,文字相对于视频也有相当大的优势。我们曾经只记得电影的剧情而不知道电影的名字,如果有相应完整的文字描述,那么用电影情节从搜索引擎找到电影名称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可惜我没有精力来搞这个,网上有相同志愿的人也不好找。

这个想法已经沉寂了将近一年了,基本上属于快忘了的状态。但上周末我在找奥特曼的回目列表的时候,看到了奥特曼中国联盟的“爱迪奥特曼剧情介绍”页面,不禁大为感动。除了剧情与演员,连幕后工作人员的资料都给了出来,更有很多截图帮助我们理解剧情,非常生动详细。可惜作者只整理了1至10回的。基本上我所期望的“剧透网”的内容应该与这个页面差不多吧,把每一部电影做到这个地步,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喜欢剧透》有2条评论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