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方法》脑洞实验

周五晚上,妻子带孩子参加妈妈与孩子们的聚会,我不需要参加,于是自己在万象城的星巴克一店喝咖啡、读书。我读的是近期比较比较流行的《笔记的方法》,作者是 flomo 的开发者刘少楠,我之前就关注过他,也听过他讲过一次线上的课程。那次的课上没记得学了多少知识,但也见识到了刘少楠的一些工具流,以及他对 flomo 的用法。

这本书我读的不快,像这一类干货很多的书,我读的都不算快。我感觉自己从小对这一类的书吸收的就慢,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一句话,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讲了什么,我读完之后没有任何印象。我需要反复咀嚼、思索,才能品出句子的含义来,但也不能保证 100% 的正确。我想这或许是每个人的天赋,而作为自诩爱读书的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感觉有点可怜呢。

我的记忆力较差也是读这本书速度慢的一个原因。我过去很少有记忆力强的时候,巅峰时刻是在初中阶段,那时课上学的英语课文我能当场背诵,后来升高中后似乎就急转直下了,真是可悲的持久度。我阅读开窍也恰巧是在初中时间段,那个阶段我读过大量的书,对我个人三观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从热情上、精力上,我都觉得差了很多。初中阶段有想看的书,我甚至可以读一个通宵。到了高中,上床前把想看的书放在枕边,等进了被窝,想伸出手来翻书,竟然也有莫大的阻力,最终以不关灯睡过去结束。记忆力到了高中就已经不行了,脑中经常是一股浆糊,反复读反复读,就是不理解什么意思,偏偏一旦放过这句话,下一秒就从脑海里溜走了。人说雁过留痕,我理解的是不管怎么样,你读一遍自有一遍的作用。在我这里似乎不灵了,不管我读多少遍,脑中都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我这次读这一类工具书就很明显。我用阅读记录这个 app 来做记录,除了可以记录我用了多长时间、读了多少页之外,我还发现这个 app 还支持我做数字笔记。我遇到想记笔记的地方,输入页码,可以用拍照后 OCR 的方式,把文字识别出来,我记了几十条笔记了。几年前,印象笔记在笔记圈子里还没被人人喊打的时候,中国区的一位女高管(好像是总裁,似乎也姓刘)在分享会上分享她使用印象笔记做“涂”书笔记的经验,读纸质书遇到好的地方,就在印象笔记里把这一页拍照加到笔记里,然后用印象笔记的图片标注功能,把要记的地方涂黄。我感觉我现在用的阅读记录这个应用的方法更加优雅。但是,因为我还没有对里面的笔记进行回顾,所以我现在对我记录的内容,可以说脑中没有任何痕迹。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刚开始读这本书,并决定用阅读记录 app 来做记录的时候,心里想过,要渐渐的把 app 里保存的笔记,转移到 flomo 里去,可到现在还没有执行。因为执行需要成本,我有限的时间与经历肯定想尽可能多的阅读书的内容,而进行后期的整理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不亚于阅读本身。虽说以书中的说法,对笔记进行整理,反而是记笔记的正道,这也跟书里建议的“记录反直觉的信息”一致。周五的晚上,我结合读到的内容,有了一个抄袭的想法。

书里说“要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因为这是你思考的过程。作者不建议你直接摘抄书里的句子,也反对记形式大于内容的笔记,里面就举了思维导图的例子:如果把书整理成整整齐齐的思维导图,也相当于变成了书的摘抄员,相当于放弃了书的要说的内容。我因为记不住书里的内容,其实还是想把书里的精华记下来,甚至就弄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还是要方便自己记忆。于是我想了一个注意,就是抄袭

我想,不管有用没用,我得把书的结构搞清楚。这本书的结构也不复杂,总体分四个篇章,我读的第二章讲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然后给你六个建议,告诉你应该记哪些内容,然后有些建议又分了三个值得记笔记的契机。我读到这些的时候,就感觉乱了,因为每一项建议下面,都还有作者的具体论述,我看了论述,就忘记了之前的建议说的是啥。我想,我还是要把关键的内容摘抄下来,有些话作者说的好,我也可以整句摘抄,就像抄袭那样,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内容。具体怎么想的,我现在也记的不是很清晰了,但当时我就特别兴奋。不过当时没有实践,因为我在的环境里打字不是很方便,而且我也不想打断我当时阅读的进度。

我在差不多 2014、2015 年,买了 Kindle Voyage,上亚马逊中国上买了一些电子书,比较早的一本名叫《这样读书就够了》,是我喜欢的学习方法论一类的书。我至今没有读完,但看开头,发现作者给出了一个快速读书,学以致用的方法论,作者起名叫“拆书”,意思是把书中有用的部分迅速“拆”出来给自己用。作者还组建了一只队伍,名叫“拆书帮”,引导别人运用这套方法论来提升自己。我当时很兴奋,但到实践环节就进行不下去了,导致我现在还没有掌握这个方法。我心想我想干的,应该也算是一种拆书吧。

于是周五晚上我回到家中,孩子们在玩游戏,我就在客厅坐在餐桌旁,边看着他们,边在 iPad 上用 MindNode 来整理书的大纲。整理了一部分,到现在把我读过的部分弄的差不多,成果如下:

《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只做的这一部分。

整理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有些别扭。毕竟一本正式出版的书,肯定被作者打磨到了极致,我突发奇想的思维导图肯定有别扭的地方,特别是我还不光是想记录书的框架,还想把书籍的内容都写在上面。我的想法是一个没看过这本书的人,通过看我的记录,就能把书的大体思想了解的差不多,所以我在思维导图里面加了一些解释,甚至作者举的例子我都简要的描述了一下。弄了下来,我感觉这不是简单就能完成的工作,有些架构上的内容,写成书可以,但用思维导图来展现,就有各种问题,难以描述。其实写到最后,也是有些顾头不顾腚的问题,自己脑中还是没有整体的框架,而且,思维导图随着我插入的细节变多,也渐渐失去了其框架作用,让整体框架不再清晰。我又感觉到了自己成了书中批判的“打字员”,光把字输入进去,内容却没有过脑子。

于是,到此为止,我放弃了我的这个想法。回归传统渠道,老老实实的先把书读下来,再探索其他的记笔记的方法。书中有个观点让我有所启发,我决定对这一类的书,只好反复读,用来一点一点啃。没次读,有新的感悟,就把它记下来,放到 flomo 或者哪里也好,还是要辅以复习,最终慢慢把书吃透。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