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人的网站和面向事的网站

我的朋友赵凯最近有了一个做网络服务的想法,前几天跟我从 Email 上讨论了一番。我在跟他讨论的时候,想到了这么个问题。

1

自从 Facebook、Twitter 一类的网站火了以后,人们看到了网络更多的可能性。这些网站并没有太过高深的技术,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些数据库的存取然后显示在页面里罢了,除了负载问题外,没有太多需要解决的技术。这些网站靠的往往只是一个点子。点子不一定很复杂,把它实现出来,然后引导人们来用。然后就有了流量,然后就有了钱。

因此,我有时也经常想一想一些点子,看看能不能也能碰上运气发一笔。好点子在被人们认证前都比较晦涩,这时候没什么人能看出这是一个好点子来。就好比 Twitter,如果在 Twitter 火起来之前,有人告诉我:“做一个网站,可以让人们在上面发表一条条 140 字以内的句子”,我会对他说:“你吃饱了撑的”,实际上 Twitter 出来之后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觉得 Twitter 有意思的,之间我还一度删除过我的 Twitter 帐号。和氏璧经历了三代国王才见得天日,Twitter 这个点子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些例子,让我们知道了,要在互联网时代成功,先进的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能有与众不同的理念与模式。有了好的想法,把它实现出来,然后成功的推广出去,就成功了。但是,这个“好的点子”,却不是这么容易可以得到。

所谓“好的想法”,常常有一种超前的属性,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常常比较不容易想到这方面去。Facebook 诞生的时候,人们也会怀疑会不会有人宁肯通过网络与隔壁的邻居交谈而不是走两步面对面的交流。我也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因此我在考虑这些“好的点子”的时候,也有一种“似乎是饱和了”的感觉——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究竟还可以做什么新的东西?

2

赵凯给我讲了他的想法,是一个偏向于社会化网站这么个东西。我看了以后,同样有了一种“这东西有什么好做”这样的感觉。不过,经历了之前别人那些通过“好的点子”而获得成功的例子的冲击,尽管有了这种想法,我还是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种模式。最终我的结论还是没有什么信心,不过我倒是明确了交互网络的两大方向——面向于人,以及面向于事物。

这两种方向用可以用例子来明确的表述出来。面向于人的网站的例子是 Facebook,以人为单位而进行交互;面向于事物的网站的例子是各种 bbs,通过话题来讨论。

3

面向于人的网站,在我看来有一个特色,就是“交友”,或者说是“关系”。这种网站的单位是“人”,而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的是“关系”。用户在里面或者重现现实中的关系,或者与陌生人产生新的关系,进而成为新朋友。

这种网站的成功之处是在模拟社会关系上显得很自然,因为在现实中人就是最基础的单位,这一点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不过现在网站都不满足于这一点,模拟现实中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吃老本”的行为,帮助人们拓展新的关系,才是这类网站成功的关键。现在的这类网站往往有这么一个功能:通过访问你的电子邮箱的联系人,来检测你有没有朋友也是这个网站的用户,如果在这个网站里你们还不是朋友,那么网站就会提示你来确认这种关系。或者如果你和某人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那么网站也会问你是不是这个人也是你的朋友,让你继续来完善关系。这些都是这类网站常用的手段,我朋友想做的也是对这种情况的深入挖掘。

不过,这种网站有一种先天性的不足,就是网络毕竟不是现实社会。一味的模拟现实社会,未必会形成真正有效的交流。比如说这种社会化网站,很可能没人都在上面有一大堆朋友,但真正交互的也只有那么一部分。这一个长长的联系人列表,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罢了。时间长了,当新鲜劲过去了之后,在这个网站上除了能看到朋友的近期琐事外,就没有别的用处了。

4

另一种面向事务的网站,是通过话题把人们联系起来。除了比较老的 bbs、论坛外,新型的一些话题讨论网站,比如 Quora、知乎。这些网站比老式的论坛强化了“人”的因素,但仍然是以事物为主,用话题为单位,吸引感兴趣的人来讨论。

这样,用户不需要对其它用户有所了解,只是针对于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就跟这个用户没关系了;就算是两人“看对眼了”,对一个话题都有着特殊的兴趣,网站本身也不一定会把这两个用户过多的联系起来。相比起交友网站来说,这种网站的用户模式有一种“合则来,不合则去”的感觉。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解放了用户之间的关系。交流不仅限于认识的人之间。与其说看了一个用户简介后觉得感兴趣而想与对方交朋友,还不如在通过某些都感兴趣的话题讨论后自然而然的与对方成为朋友。或者用户根本不想交朋友,只是想就某件事来讨论一下,或者请教个问题而已。这样省却了客套,就事论事来讨论效率更高。

当然,这样的坏处就是交友的过程来的更长,而且在网站上的朋友关系属于弱关系。这种网站的中心是话题讨论,一旦和另外的用户无法形成讨论,这样两者之间的好友关系就没有意义了。也许有些时候碰巧遇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和一些别的用户讨论的很火爆,而过一阵子这个话题弱下去了,几人之间也就没有关系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随机,也更加的没有连续性。

5

我曾经想过这两种网站哪个好,哪个坏一些。尽管我很快就得出结论,但深思熟虑之后我发现这跟我们的性格有关系。有的人喜欢与人互动,比如说买东西的时候可能会跟卖主“乱哈啦”一阵子;有的人不喜欢,买东西的时候更喜欢少废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事之后转头走人。我就属于第二种,因此我更喜欢面向于事物的网站。一方面讲这样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讲这样也比较冷血、没有人情味。

所以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得出了面向于事物的网站更好这个结论。但用同理心想象反面的方向,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 Facebook、人人这样的网站呢?于是我想到了如果是第一种性格的人,喜欢与别人互动的话,那么这种交友网站很明显满足了这些人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与别人“乱哈啦”本身就是他们的需求。

因此,我发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明确中心目的:交友是目的还是手段

交友作为目的,那么交友网站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仅仅是想交朋友,仅此而已。至于交了朋友之后干什么,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因此这种网站的中心任务就是能够发掘用户潜在的朋友,或者通过电话簿、或者通过共同的朋友联系,都是为了这个中心而服务的。

交友作为手段,则恰恰相反。比如说一个论坛,我要的仅仅是满足我的问题,或者是有效的讨论某一个话题。这样把我们几个人结合成为一组朋友,只是为了互相讨论而已。如前面所说的一样,这种关系是一种弱关系,也许讨论完了之后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毕竟目的达到了,手段也就没用了。

6

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一张网络的话,那么用户就是这张网络中最天然的节点。面向于人的网站给我的感觉是“存在”,两个人之间有了好友关系,就意味着连个节点是相连着的。这或许有一些意义、或许两个节点之间会有一些消息来回传递这;不过,或许只有一个单纯的意义——这两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而面向于事物的网站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神经网络,几个节点之间有时会有比较强烈的信号,有时就沉寂下去了,节点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优先级关系。

所谓网络,就是一张数据结构中的图。而不管是那种模式的交互活动,既然是在网络上进行,那么也总是在这张图上进行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只不过存在强弱而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之间的主机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像互联网的初期那样,仅仅通过世界上仅有的那么几台主机相连了。也就是说,现在要想把所有人联系进一张大网里越来越难了。不过,假如说,人们都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交互,那么我们会是以哪种模式为主呢?

这个想法引出的话题也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这两种模式联合起来?用户之间既存在强关系,也存在弱关系。这样的网站既能够满足用户交友的需求,也可以形成有效的讨论。这样的网站有没有可能?这样的网站会不会成功?或者说,我们不求两者之间的联合,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模式,然后从这种模式往另外一种模式演化,看看能演化成一个什么产物?从不同的模式为起点进行演化,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这些想法是我一时之间想到的,还没有进行思考。

7

另外一个话题:中国。作为中国人,我像建立的网站当然是首先从国内开始推广。不过,中国的互联网给人一种还不成熟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国内的互联网的总体发展落后于国外吧,我常常感到中国的用户在互联网的使用上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对比严肃的维基百科和散漫的百度百科、严肃的知乎(我没有知乎帐号,我是通过知乎模仿 Quora 来想象知乎应该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网站)于散漫的百度知道。从这两组网站的热度上来说,我的结论是国内的用户似乎更喜欢这种散漫一些的网站。通过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发现了网络的严肃的用途。比如维基百科,立志于整理人类的知识,它在文字的严格程度上很有要求。换句话说,这种网站立志于在网络上形成秩序。而百度百科这样的网站,里面的内容常常并不严肃,也缺乏人们来进行整理,因此往往会往秩序的反面——混乱发展下去。

当然,越来越混乱是信息的本质属性之一,因此在国内的用户还没有形成这种维护秩序的理念之前,国内的网络是混乱大于秩序的。我想做的网站,多数情况下还是希望往秩序这方面发展,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下,在国内未必会受人们的欢迎。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