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式辩论

自从我开始看奇葩说以来,我就很喜欢这个节目。可最近开始,我觉得节目越来越不好看了。

节目中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因素是一方面。诚然,引入娱乐是让辩论变得好看的一剂良药,但也要考虑到一个度的问题。前两季比第三季好看的一个原因,在我看来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娱乐咔。队员中离正规辩论最远的范恬恬、肖骁,说出来的话也是在辩论,哪怕看上去有点业务。但第三季的成员,讲故事多过辩论,有的甚至讲来讲去只有一个故事,炒冷饭当然谁都不想看。我觉得第三季的海选节目“奇葩来了”都要比第三季好看,因为里面的故事我们第一次听,自然觉得有趣。可到了奇葩说,一个故事翻来覆去的说,趣味性就大打折扣。特别是节目里有一些队员喜欢“搏出位”,用一些极端的故事,讲起来动不动就哭个稀里哗啦,听一次有感觉,多了就觉得对方是不是在消费自己的经历,反而有了一种反感。

第二方面就是节目组的素质。我指的就是辩题的选择,昨天的一期特别明显,上周的也是,给的辩题都没法辩,太偏向于某一方了,搞得导师和马东在总结发言的时候不得不对辩题进行一些修改,这也是一种无奈。我就想,马东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说是节目的制作人,在节目组制定题目的时候不会提出意见吗?还是说为了娱乐效果,故意将题目制定成了一个样子?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我看完了昨天的节目后最大的感觉,也直接导致了我这这篇文章,就是——无赖式辩论。昨天,爱奇艺给起的节目标题就是

很吸引眼球的高晓松怒批辩论挂,蔡康永解围什么的,看了以后我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场,只是不知道辩论挂的这些人——昨天场上的主要是黄执中和胡渐彪两人——说了什么话让高晓松怒批。

结果是,高晓松不满黄执中在辩论中开的脑洞,以及观众中有 40 几位支持黄的脑洞。黄的脑洞其实很现实,也很真实。他用“世界之子”的后代这个角度来辩论这个辩题,我觉得他找到了一条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辩题,反面论证了让“无后米”牺牲的必要性。还有黄说的“让抚恤金最低的人去牺牲”的说法,听上去很尖锐。黄一定也知道,这个问题其实或许现实、过于黑暗,所以一直在强调自己是在开脑洞。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实际,所以我挺支持他,现场的 40 多位观众想必也是这样的。

可高晓松不是。他首先说自己心很凉,说黄的论点邪恶,没有人选择当烈士了云云,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用道德绑架了别人。然后用美国的法条来论证人性、伦理,举了《拯救大兵瑞恩》的例子,作为现实中的例证。可现在是中国辩手在一个中文节目里辩论给中国人看,黄的论点虽然黑暗,可难道不是在现实中实际发生过吗?我们假定在美国就完全按照法律做事,很完美,但在中国,据我所知,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杜绝,相信现场有观众支持黄的论点,一定有这方面的问题。而高晓松用美国的法条和电影来辩论这倒辩题,给我的感觉是在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话从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疑似美籍华人口中说出来,正应了普通人对汉奸的观感,至少印象分就下去了。另外,也让我有一种高晓松为当局掩盖事实,宣扬虚幻的和谐社会的感觉,总之是负面观感。

高晓松讲到了伦理,我要反问辩论有没有伦理?职业道德也是伦理之一,作为辩论赛的一方,竭尽可能的为己方辩题辩护,这就是职业道德。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电视剧里喜欢让一位“有正义感的律师”故意在为反面人物辩护的时候拖后腿,让当事人输掉,维护了公义,还喜欢加上在败诉后把当事人给的大额财务向对方扔过去,以显示自己维护公义的伟大。实际上完全杜撰,完全没有为维护“司法公正”出力,也违反了作为律师的职业道德。我觉得黄在昨晚的辩论里,既通过挖脑洞的说法来让自己的语言不那么刻薄,也在维护他作为一个辩手的职业道德。而高晓松横插一刀,用社会伦理来压黄执中,很不合适。其实说起职业道德,蔡康永也违反过一次,在一次节目中,他当场倒戈,放肆了持方。而蔡康永的优势是,他总是保持这温暖、谦虚的态度,给人的感觉不会坏——反正也不是严肃的辩论节目,我们就原谅他咯。

最重要让我反感的是,高晓松的做法则很卑劣。黄讲逻辑,你讲伦理,别人讲伦理,你又将法律,这种完全是诡辩。更要紧的是,高晓松可不是辩论席上的辩手,而是坐在评委席上的老师。你说出了这样不讲理的话,在公共的节目场合,黄执中也不能跟你翻脸,等于是被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高晓松给给敲了一记闷棍,吃哑巴亏感觉当然不好,所以才有了蔡康永出来给圆场,高晓松表态说不是针对黄执中,马东的那番话,有种很委婉的批评高晓松的感觉。自然,在结尾采访黄执中是,黄执中一副很憋屈还要保持风度的僵脸。

这是我昨晚看奇葩说的感受,不吐不快,记录于此。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